频道:网站首页 > 互联快讯 > >文章内容

中关村论坛|大科学装置如何“物尽其用”?马余刚院士建言

时间:2025-04-04 15:46   来源: 光明网   阅读量:6940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使用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优化大科学装置的使用效益,成为科研界关注的焦点。2025中关村论坛期间,光明网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核物理学家马余刚。

马余刚表示,近年来,我国在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及使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针对大科学装置的使用与优化,他提出了四点建议:

第一,注重大科学装置国际化使用。在全球化背景下增强开放共享,吸引更多国际顶尖科学家和团队参与研发。

第二,大科学装置的使用要与新质生产力结合。将基础科学装置更多应用于产学研用,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场景紧密结合。

第三,大科学装置的应用要与年轻人才培养相结合。由于大科学装置与普通实验室设备差异较大,年轻科研人员的培养需要较长周期。

第四,鼓励并支持优秀用户使用大科学装置。由于大科学装置运行成本高昂,需确保装置高效产出高质量成果,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视频制作:王一帆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a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合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版权所有©IT产业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 jokerdeyouxiang@sina.com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54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