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细胞应对急性炎症反应的精妙策略
中国科学报讯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陈玲玲团队揭示了灵长类动物特有的细胞核应激小体的运作奥秘,为理解生命如何应对外界刺激、调节过度炎症反应打开新思路,也为脓毒血症诊疗提供了全新视角。相关研究成果5月27日发表于《细胞》。
如果说人体内的细胞是一个精密运转的工厂,细胞核就是拥有中央控制系统的核心车间,内有多个无膜分隔的工作站,即细胞核亚结构。这些细胞核亚结构就像工厂里的一个个作业小组,无需物理隔断却能各司其职。
当细胞遭遇高热等“生存危机”时,细胞核内会迅速组建“应急工作站”——nSBs。在此过程中,转录因子HSF1蛋白质快速定位到异染色质区域,指挥生产出高度重复的SatIIIRNA。这些RNA分子如同应急工作站的钢架结构,吸引包括HSF1和转录调控因子BRD4等众多蛋白质“工程师”前来组装,最终建成结构有序的nSBs。
“应急工作站”的建立使得一些重要基因与它的空间距离变近,在HSF1和BRD4的协同工作下,NFIL3等基因的转录增强,从而产生更多NFIL3蛋白质。而NFIL3蛋白质是转录抑制因子,相当于炎症反应的“刹车片”,能有效抑制炎症因子的过度产生。
研究团队对巨噬细胞进行体外实验时发现,遭遇高热与细菌感染刺激时,成功组建nSBs的巨噬细胞能显著提升NFIL3蛋白质产量,使炎症因子可控表达,而人为破坏“应急指挥部”则会导致炎症因子表达失控,产生过度保护性反应。
脓毒血症是感染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病死率高。研究团队在临床样本中发现,脓毒血症患者体内有nSBs激活,且NFIL3基因与SatIIIRNA表达量和nSBs活跃度呈正相关。此外,SatIIIRNA表达高的患者生存率更高,提示SatIIIRNA可能作为脓毒血症精准治疗分型标志物。这为此类炎症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
相关论文信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点精选
- 刘彦伟:功能化塑料驱动汽车轻量化与绿色智能化变革2025-06-01 07:40
- 中国康复医学会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康复科普大会在温州举办2025-06-01 06:51
- 中国广西—东盟非遗青少年传承联盟揭牌2025-06-01 06:31
- 拾光同行,热爱未央!映客527十周年狂欢盛典璀璨落幕2025-06-01 06:01
- AI提效天猫618商家经营:上线图生视频等系列AI,覆盖营销、经营、客服2025-06-01 03:44
- “小荷”再绽放解锁核科学新课堂2025-06-01 02:26
- 来京东618购3C数码好物领3C数码消费券单笔至高立减500元2025-06-01 01:28
- 京东618权益保障再升级买学习机支持全网比价买贵双倍赔2025-06-01 01:19
- 开箱即用的Web防火墙:雷池WAF免费部署指南2025-06-01 01:14
- 鸿蒙应用“听劝”升级,nova星人端午观演无忧2025-06-01 00: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