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作息表”被破解!科学家发现调控抽穗期的关键基因
6月20日,记者从南京农业大学获悉,该校万建民院士团队在水稻抽穗期的调控上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于6月19日在《自然·通讯》上在线发表。
??水稻抽穗期是决定品种地区和季节适应性的关键性状,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光照和温度不同,水稻的“作息时间”也得跟着调整。所以,找到调控抽穗期的基因,就好比掌握了水稻生长的“遥控器”,对培育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至关重要。
??水稻是典型的“短日照爱好者”,它的抽穗时间,受光信号和体内“生物钟”的双重控制。但光信号是如何“告诉”水稻体内的“生物钟”该调整时间的,一直是困扰科学家的谜题。
??此次研究中,科学家克隆到一个在长日照条件下特异性调控水稻抽穗的基因Early Flowering at Long Day 1 。它编码的 CCHC-type 锌指蛋白专门负责“组装”和“修理”基因。有趣的是,这个基因很特别:如果它完全“罢工”,水稻胚胎根本长不大;但只要对它的某个氨基酸“微调”一下,水稻就能早早抽穗,而且不会影响其他生长指标。

??a-b:ELD1在长日照条件下抑制水稻抽穗;c:ELD1与剪接体核心组分互作;d-e:ELD1调控OsCCA1可变剪接;f:ELD1与OsCCA1,Hd1遗传关系验证;g:ELD1调控水稻抽穗期的模式图
??研究发现,ELD1可与OsNKAP及多个核心mRNA剪接因子互作。全长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ELD1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调控上千个基因的可变剪接,特别是在生物钟核心基因 OsCCA1 上介导多个位点的剪接事件。分子与遗传分析表明,ELD1主要通过 OsCCA1-Hd1通路影响水稻抽穗期。
??进一步研究发现,ELD1还可与光敏色素phyB的活性形式互作,参与红光调控OsCCA1剪接的过程,揭示了光信号通过可变剪接调控生物钟的分子机制。值得一提的是,长读长测序显示OsCCA1具有超过60种剪接异构体,其功能差异和动态调控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
??本研究不仅揭示了光信号调控水稻抽穗期的全新机制,且在分子育种上取得突破。利用碱基编辑技术对ELD1关键氨基酸进行定点突变,在宁粳7号、宁粳4号等优良品种背景下成功培育出早抽穗新种质,为植物发育必需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新范式。
??据悉,万建民院士团队长期致力于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近年来在杂种不育、抽穗期和株型调控等方面取得系列重要进展。本研究为解决籼粳杂交F1代超亲迟熟问题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和理论支撑,对培育广适性水稻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蔡亮、郝本元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万建民院士和周时荣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物育种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及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点精选
- HDC2025:超3万鸿蒙应用和元服务全速开发,华为宣布投入1亿启动鸿蒙2025-06-21 08:19
- 9000+应用参与打造70+创新体验,鸿蒙助力开发提效,全速联合创新2025-06-21 07:42
- 618余温不减,华硕路由器矩阵满足你的每一Mbps需求8203;2025-06-21 06:24
- 盈米且慢MCP接入百度AI搜索,为亿万用户带来金融智能搜索新体验2025-06-21 03:42
- 京东JoyInside携手机器人天团,618联合上新2025-06-21 02:11
- 突然宣布!院士董事长辞职2025-06-21 01:24
- 直播电商晒“618”成绩单广东荔枝成新“网红”2025-06-21 00:52
- HarmonyOS6开发者Beta正式启动生态共建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2025-06-20 23:11
- 科学家带你填志愿地球科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2025-06-20 20:33
- 跨越山海推动未来丨山推全新品牌暨AI战略全球发布2025-06-20 1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