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与700名学子共话行星探索
??“如果我们发现了外星文明,是否应该主动联系他们?”
??“我们如何才能到达地球2.0?需要将速度加速到光速吗?”
??4月25日,“追星就追科学家”首次走进雪山脚下的乌鲁木齐市。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讲席教授,国家太空探源计划系外地球巡天科学卫星任务的创始人和首席科学家葛健,为现场700名青少年揭开系外行星探索的神秘面纱。
??从织女星传说到5000颗系外行星 ?
??“我们国家的古代传说,很多都来自天文的现象。比如织女星座的第二亮星有时候会变暗消失,古人就想象这可能是仙女下凡。”葛健以人们耳熟能详的传说为例,让学生们感受到天文学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
??从100多年前美国天文学家珀西瓦尔·洛威尔对火星运河的错误猜想,到1938年因纽约时报《火星人入侵地球》引发的恐慌,再到后来的火星探测任务,活动中,葛健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人类探索太空生命的历程。
??他特别介绍了中国“天问一号”的成就:“我们的天问一号实际上是人类到火星的绕、落、巡三个事情一起完成的伟大壮举。”
??谈到寻找宜居行星,葛健解释说:“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发现了5000多颗系外行星,它们的多样性远超我们的想象。有些行星比木星还大,有些比地球还小;有些炽热如熔炉,有些寒冷如冰窖;有些可能覆盖着岩浆海洋,有些则可能被厚厚的大气层包裹……”
??但要找到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条件却十分苛刻。行星不能离恒星太近也不能太远,要处在“宜居带”内,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还要有适合的大气成分和稳定的气候环境。
??科学家也要亲自铺水泥?
??现场,葛健分享了自己作为科学家的亲身经历。为了实现搜寻系外行星的梦想,他和团队不仅要设计实验方案,甚至亲自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家不是只做想象,还要参与到各种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我们自己设计、铺水泥、建天文台,经过两年努力,把它从荒地变成了可运行的天文台。”
??最让学生们兴奋的是,葛健介绍了中国“地球2.0”卫星计划:“我们国家的ET卫星将拥有6台28厘米口径的望远镜,视场是美国开普勒望远镜的5倍,灵敏度提高约1倍,总恒星数据收集能力是开普勒的15倍。”这一计划旨在寻找更多类似地球的系外行星,甚至通过后随观测可能发现地外生命的迹象。
??活动尾声,葛健向学校赠送了《“未来”科学家 : 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访谈实录》丛书,鼓励学子们培养科学思维方式,永葆科学好奇心。
??“追星就追科学家”公益科普活动,是未来论坛、科大讯飞、奇点未来基金会连续4年共同举办的一项全国性的科普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学子们和“全球最顶尖的大脑”对话,让科学家们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在未来生根发芽,照亮他们光明的科学探索之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点精选
- 今世缘酒业:破局新周期加速白酒价值创新战略转型2025-10-17 15:20
- 闪耀CIMT2025海克斯康演绎质量进化论2025-10-17 14:22
- AI驱动安全变革!白山云与云起无垠共建安全联合实验室2025-10-17 14:16
- 蜜度城感通、模力通亮相数字中国建设峰会2025-10-17 14:05
- 长江能科登陆北交所开盘涨290%: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均预增,“三桶油”是重2025-10-17 13:36
- 鸿蒙版京东外卖实况窗、碰一碰分享已适配PuraX创新体验大有不同2025-10-17 13:21
- 千万吨级煤矸石利用项目开工,探索“变废为宝”新方案2025-10-17 12:52
- 国科云解析安全智能再升级,助力千行百业加速数字化转型2025-10-17 12:14
- 果蔬脆片实为热量炸弹,现存零食相关企业超561万家2025-10-17 11:24
- 中国研发全球首颗架构闪存芯片,广州省芯片相关企业全国领先2025-10-17 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