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植物为什么会胎生?
当成熟的果实还在树上时,种子就已经悄然萌发,它从母体吸收养分、生长发育成一棵幼苗——它是这种胎生红树植物的胚轴。在离开母体的时候,胚轴可以迅速长出根、叶,独立生长
红树林多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或河流入海口,是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木本植物群落。当我们观察潮水间这片独特的“海上森林”时,会发现有一支支绿色“毛笔”悬挂在红树植物枝头,这其实是红树植物的“胎生苗”。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胎生”是哺乳动物的技能,红树植物为什么也会胎生呢?
大多数植物的生长从种子萌发伊始,胚轴会持续生长、变长,随后一端发育出胚根,一端长出子叶。而红树植物则演化出“胎生”的繁殖策略:当成熟的果实还在树上时,种子就已经悄然萌发,它从母体吸收养分、生长发育成一棵幼苗——它是这种胎生红树植物的胚轴。在离开母体的时候,胚轴可以迅速长出根、叶,独立生长。这种策略能减少萌发的幼苗独立面对“逆境”的时间,当它们从枝头掉落时,已是一株完整的微型树苗。
这种繁衍方式,与红树植物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
红树植物的胚胎在果实内启动发育程序,是为适应未来潮间带的“逆境”做准备。例如,红树植物木榄的根系通过盐分的选择性吸收,保持植物体内较低的含盐量,帮助胚胎逐步适应盐度,确保它们离开母体后能适应咸涩的海水。为了防止种子在休眠期被海水泡烂或者卷走,胎生苗在母体上先萌发,携带着母体充足的养分,能随波逐流长达数千公里而保持活性,直到遇到合适的泥滩再迅速扎根、安家。这是红树植物为提高后代成活率所做的准备。
成年的红树植物每年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用于胎生繁殖,但是回报也很可观——其胎生幼苗的存活率是普通植物种子的10倍以上。
这种胎生的繁衍方式,是红树植物长期适应潮间带高盐、淹水等生境的生存智慧。红树植物用“自带干粮”的策略,破解了潮间带的生存难题,使红树植物得以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持稳定繁殖和生长,成为海岸线上不可或缺的绿色卫士。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点精选
- 揽获近100家全球客商!追觅空调以定制化空气解决方案“圈粉”2025-10-20 21:45
- 金风科技为子公司提供不超过13.23亿及0.76亿担保2025-10-20 18:21
- 德新科技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达3,500万元至4,000万元2025-10-20 16:36
- 2025IT市场年会数字城市论坛在北京召开2025-10-20 16:20
- 我国对锂电池部分物项出口管制,现存锂电池相关企业超2.9万家2025-10-20 15:35
- 38项重点任务助北京国企推进“人工智能+”2025-10-20 15:28
- 高端化学品及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学品制造关键技术通过鉴定2025-10-20 14:52
- 多家A股公司布局RWA赛道实体资产与数字经济加速融合2025-10-20 14:43
- 寻方问药,让白土地破“碱”重生2025-10-20 14:04
- 前8月软件业务收入稳增,今年以来新增相关企业超129.6万家2025-10-20 1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