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网站首页 > 数码周边 > >文章内容

三部门发布4点提示家庭教育指导师不得指导未成年人

时间:2022-09-30 08:42   来源: 网络
三部门发布4点提示家庭教育指导师不得指导未成年人

杜绝非法校外培训,这次从“家庭教育指导员”整改再到治理行动。9月29日,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提醒,防范以“家庭教育导师”名义进行非法校外培训。明确“家庭教育指导员”未列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相关主管部门未颁发或授权颁发“家庭教育指导员”证书。而且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对象是成年人,不是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围绕“家庭教育指导员”的争议一直存在。在专家看来,始终专注于家庭教育,不进行非法校外培训,才是“家庭教育导师”的存在意义。

三个部门发布了四个提示。

打着高薪的旗号,招聘“家庭教育导师”,开展中小学生培训活动。针对近期培训乱象,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全国妇联家庭与儿童工作部联合发布四条提示。

明确以成人“家庭教育指导”为名,对中小学生进行各种培训活动,属于违法行为。同时,家庭教育指导是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提供服务,重点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帮助父母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此外,“家庭教育指导员”尚未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相关主管部门也未颁发或授权颁发“家庭教育指导员”证书。“家庭教育指导员”不符合《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资质要求,不能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招聘教研人员。

高薪和证书都是噱头。

发展家庭教育,依法照顾孩子,是今年教育界的热门话题。2022年4月,全国妇联、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促进家庭教育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这份《规划》明确提出了完善家庭教育的政策措施,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融入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健康教育服务、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同时,探索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推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因地制宜设立家庭教育指导机构,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服务,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群体适应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

对政策性家庭教育的重视和支持,也让一些机构嗅到了商机。市面上有很多打着“高薪”噱头的家庭教育导师培训机构,号称可以培训学员考取“家庭教育导师”证书。但事实上,无论是高薪还是证书都没有得到官方认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活动时,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营利性教育培训。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可以依法设立非营利性家庭教育服务机构。

此外,中国国培网多次发表声明,称有社会培训机构在开展“家庭教育导师”等相关培训时,宣传和盗用中国国培网的名称和品牌。网站信息显示,自2022年4月30日起,网站停止发放“中国国培网”付费的技能培训项目培训证书,仅保留历史培训证书查询功能。三部门发布的提示再次重申,目前没有权威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

管理迫在眉睫。

“目前人社部对家庭教育指导员的标准和文件还没有出台,社会组织通过这个品牌做广告是不合适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楚赵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家庭教育教师的标准正在制定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社部今年6月公布的18个新职业中,家庭教育指导员赫然在列。根据工作安排,新的专业信息将在公示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正式编入新版大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还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新的职业标准。同时,将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新的职业标准或评价规范,指导培训机构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开展培训。专业标准出台后,家庭教育导师的规范化管理也可能会加快。

楚还指出,回过头来看家庭教育本身,为人父母的父母首先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依靠家庭教育的指导。“目前最关键的情况是,有些家庭不承担家庭的责任,放任孩子,有些家庭观念有问题。简单地把家庭教育等同于孩子的分数也是错位的。”

“家庭教育的关键是帮助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父母最重要的是在这方面努力。”楚赵辉说话了。

热点精选

ad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合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版权所有©IT产业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 jokerdeyouxian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