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汽车座舱,从功能堆砌迈向智慧交互新境界
以AI赋能汽车座舱,引领其摆脱功能堆砌,步入智慧交互全新境界

在 AI 大模型与智能体技术的强力推动下,汽车座舱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从过去单纯的 “功能堆砌” 朝着 “认知中枢” 大步迈进。这场技术驱动的革新,彻底重构了人车交互模式,还催生出全新产业生态。
3 月 17 日,智己汽车联合斑马智行、饿了么等,率先推出 “IM AIOS 生态座舱”,4 月即将正式落地。这款座舱依托联合研发的行业最大端上开放式语音大模型与首个 AI 交互智能体,通过集群协作,串联众多生态与 App,实现从单点功能到场景服务的跨越,像首创的 “AI 外卖” 功能,语音点餐即可坐等餐到,便捷又智能。
AI 大模型上车,开启 “解放双手” 的交互新时代。传统触控交互逐渐被自然语言、手势、眼动追踪等多模态技术替代。比如 LG 电子在 2025 CES 发布的 AI 座舱,利用 60 个传感器实时捕捉驾驶员状态与车内环境,实现疲劳预警、情绪识别及个性化服务。汽车座舱正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智能进化,斑马智行的 “元神 AI 交互智能体” 能自主完成复杂任务,广汽 ADiGO 系统可根据场景联动车端接口。岚图汽车升级的 “岚图知音逍遥座舱 OTA 2.0” 新增及优化超 1000 项功能,深度融合 DeepSeek 能力。奇瑞星纪元 ET 的星火情景智能座舱,能深度理解用户需求,多模态交互更智能。极氪实现汽车行业首个端侧 Kr AI 大模型离线部署,佑驾科技接入 DeepSeek-R1 大模型,提升智能座舱体验。
回顾汽车座舱演进历程,机械时代座舱功能简单,依赖物理操作;电子控制系统出现后,功能增加但孤立,智能化低;4G 催生车联网,触控屏普及,智能化初级;2016 年后,多屏联动与 AI 初步应用,交互升级但功能模块孤立;2020 年后,AI 大模型推动座舱向 “移动智能终端” 转型,车企注重打造生态,实现场景融合与人车情感交互,智能座舱商业模式创新。
一位造车新势力工程师李光称,如今座舱体验大幅提升,但新技术也带来挑战,如端云协同算力不足、多模态交互标准缺失、数据安全风险等,功能创新与用户需求平衡也是难题。AI 座舱对产业链上下游要求更高,硬件上算力芯片升级,显示技术演进;软件上,车企加速自研底层 OS。大模型上车也并非一帆风顺,国产算力软件生态基础薄弱,需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生态。
未来,在技术与生态的双轮驱动下,汽车智能座舱有望成为 AI 时代极具颠覆性的终端,重新定义人车与世界的连接,从 “智能” 迈向 “智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点精选
- 阳光充电站:加码光储充,赴百城建千站!2025-04-18 21:03
- 解密科技消费背后的“成长秘籍”2025-04-18 19:34
- 来听一听上音人的普契尼歌剧《艺术家的生涯》2025-04-18 19:02
- 自然资源部:今年一季度全国拟用地总面积较去年增加43.90%2025-04-18 17:26
- 2025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空天探索”主题科普活动主场活动举办2025-04-18 15:46
- 河北行唐县卢彦鸽:“镀金”红枣激活山村产业2025-04-18 14:10
- 长城吴会肖:拥抱AI变革,探寻以人为本新路径2025-04-18 13:06
- 电池新国标促动行业升级,我国现存动力电池相关企业超18万家2025-04-18 13:04
- 一季度制造业销售增长显亮点,今年以来已新增制造业相关企业超115.5万家2025-04-18 13:04
- 何小鹏展望:未来20年飞行汽车市场潜力巨大2025-04-18 1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