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息之地》制片人张凡:艺术电影必须做到极致山海训练营
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山海训练营正在广州中旅·阿那亚·九龙湖举行。
7月12日下午,青年制片人张凡带来了一场极具启发性的公开课《光影航海图:从开发孤岛到国际浪潮的制片指南》。作为柏林银熊奖获奖影片《生息之地》的制片人,张凡以其丰富的行业经验,为现场青年电影人分享了艺术电影创作的突围之道。

张凡的制片生涯始于商业类型片,直至其第三部制片作品《生息之地》转向艺术电影。该片成功入围第7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导演霍猛凭借此片斩获银熊奖“最佳导演奖”。在张凡看来,艺术电影的创作,核心在于“极致”二字。
“跟商业片相比,艺术电影的资源通常更有限。因此创作者更需要明确自己的核心表达,在有限条件里做到极致。”张凡说。以《生息之地》为例,这部电影没有刻意堆砌类型元素或追求大场面,而是聚焦于真实的生活细节,以人情之暖打动观众。
对艺术电影来说,要票房还是要艺术表达似乎是一个永恒问题。但张凡并不认为二者存在矛盾:“当你把某个维度做到极致,无论是叙事、影像风格,还是情感表达,作品自然会被看见。当作品足够好,票房和收益也会水到渠成。”她分享了一位国际影展选片人的观点:“如果他收到100部影片,选的不是最好的10部,而是先分类,选类别中做得最好的一部。这给创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你必须下决心逼自己一把,把每个细节做到最好,成为这条赛道上的第一名。”
针对青年电影人最关心的融资问题,张凡分享了《生息之地》的融资经验。影片最初通过2022年金鸡电影节创投大会获得30万元启动资金,并成功对接上影集团,成为该片的第一出品方。“现在国内创投机会很多,几乎每个月都有。青年影人要勇于尝试,这些平台不仅能提供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能帮你对接行业资源。”
至于如何做出有效的创投提案,张凡分享了四点极具实操性的宝贵经验,让青年电影人受益匪浅。
首先,针对不同创投要做不同准备。“千万不要用一个模板套用所有创投。我会提前了解评审构成、创投风格,根据这些调整我的PPT。”
其次,亮相方式至关重要。“当年邵艺辉在First影展创投会上鞋子一脱盘腿一坐,洋洋洒洒讲自己的故事,给所有人留下深刻印象。”张凡鼓励青年影人展现自我,“我相信这种风格会自然投射到作品中”。
第三,要有明确目标和坚定的信心。“一定要抱着‘来都来了,肯定要把片子做出来’的心。推介项目时如果有所犹豫,别人是能看出来的。”张凡说。
第四,注重可行性。“有时候大家花很多时间讲故事,但不如多讲讲怎么实现。”她建议重点阐述具体计划、分工安排,让评委看到项目的可操作性。“我通常会让导演讲创作,我作为制片人讲落地实现,让评审能看到这是个可靠的团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点精选
- 全国10万+停车场支持华为乾崑泊车代驾VPD,开启出行新体验2025-07-15 05:16
- 数字认证林雪焰:电子认证服务进入3.0时代2025-07-15 04:03
- 江汽集团启动面向下一代自主可控新能源汽车研发与产业化平台项目2025-07-15 01:47
- 小店在淘宝闪购迎来新机遇,超6.4万商家创下生意高峰2025-07-14 20:39
- 我在北京做科普解码与破界:做连接信息通信与生活的科普使者2025-07-14 20:34
- “安全筑基‘核’谐共荣——2025年媒体核电行”暨“国和行·媒体行”活动2025-07-14 20:22
- 揭开苹果“颜值与内涵”的科技密码2025-07-14 19:34
- 银泰百货“银天书院”公益夏令营开营免费托管暖人心2025-07-14 18:46
- 从辗转求医到自力更生,一名强直患者的救赎之路2025-07-14 18:14
- 中国奶业跨入领跑时代:牛奶核心指标总体水平优于欧盟标准2025-07-14 17: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