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网站首页 > 互联快讯 > >文章内容

巴音吉日嘎拉:在草原上高飞的“领头雁”

时间:2024-03-25 22:14   来源: 光明网   阅读量:18906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科普中国智惠农民》本期邀请内蒙古一九八七畜牧专业合作社法人巴音吉日嘎拉,请他讲述自己从舞蹈生变身新农人,在大草原上带领当地畜牧业“高飞”的故事。

讲述人:巴音吉日嘎拉 一九八七畜牧专业合作社法人 华中农业大学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培训班学员

我叫巴音吉日嘎拉,是内蒙古呼伦贝尔人。我本是一名舞蹈专业的学生,后来却坚定地转行从事畜牧业。虽然放弃了在舞台上发光的机会,但我却觉得,在大草原上与牛羊为伴,一样可以发光发亮。

弃“舞”从“农”,舞蹈生变身养殖户

2001年,我进入呼伦贝尔艺术学校读书,成为了一名舞蹈专业的学生。2005年毕业后,在牧区长大的我回到了家乡,进入了呼伦贝尔市文工团,开始了自己的舞蹈事业,也要兼顾家中牧场里牛羊养殖的工作。

但在2019年,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同时为家乡畜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决定辞职回乡,全职从事养殖事业。

巴音吉日嘎拉

回乡之后,我首先对家中牧场进行了整体规划。我意识到如果只提高牛羊养殖的数量,而不注重提升品质、改善品种,牧场就不会有更好的发展。因此,我决定把部分牛羊卖出,走少养、精养的路线,不重数量而重品质。

其次,我毕竟是个半路出家的新农人,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农广校推荐,我参加了旗级、市级、自治区级的多次培训,各方面专业技能都有了很大进步。

在与客户和同行的交流中,我发现品种改良对品质提升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学习饲养管理和经营管理,希望从根本上解决饲养成本高的问题。同时,我主动与北京的公司进行合作,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牛,并与当地品种牛进行杂交,有效改良了当地牛的品质。改良之后,人工费、饲草费都下降了,饲养成本低了,利润也更高了。

巴音吉日嘎拉的牛舍

大草原的冬天要从11月持续到次年6月,为了在漫长的冬季里也能保证牛有良好的生活和成长环境,我先后投入了五十余万元进行棚圈建设,将圈养和散养相结合,在11月至次年6月进行集中圈养,保证牛不受过冷天气的影响,6月至10月则在大草原进行散养。这种方式不仅很好地利用了我们当地优越的生态条件,少养、精养、半舍饲也给了草场休养生息的时间。

整合资源,做大草原上的“领头雁”

如今,我和家人一起成立了家庭合作社,进一步整合相关资源。

我们利用引进的国外优良品种的繁殖母牛和进口种牛冻精,使用人工授精繁殖技术,培育优良品种肉牛,更加合理地控制牛的发情期和繁育周期,保证每只牛的安全生产。

此外,我利用建设好的棚圈,合理分配各个使用区域,加强分区管理,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不仅提高牛类品质,还使每个饲养环节更加顺畅,节省人工成本,大大提高了肉牛养殖效益。

未来,我也有着明确的发展方向。这些引进国外优良品种进行杂交产下的小牛犊,我会以更低的价格卖给当地牧民,带动乡亲们一起进行品种改良,提高他们的收入。我还打算联合周边的牧民,将大家的牛整合起来共同过冬。利用已经建设好的棚圈,提高机械化水平,平摊饲草费、人工费等费用,进一步降低成本。等到六月天气转暖时,牧民们可以再将牛带回自家草场进行散养。

但是我也知道,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简单,因此我打算先进行小区域合作,再将小区域整合成大区域,争取让合作福利惠及到更多牧民家庭。

巴音吉日嘎拉在华中农业大学参加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培训班

2023年,我有幸参加了华中农业大学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在和专家、老师和同学们的交流中,我收获颇丰,发展思路也更加清晰。未来,我将继续推进与当地牧民的合作,助力家乡现代畜牧业进一步可持续发展。

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更多的农牧民会感受到现代化养殖的优势。我也会继续坚守,做一只家乡畜牧业的“领头雁”,用行动证明,我们的畜牧业会越来越好。

讲述人:巴音吉日嘎拉 一九八七畜牧专业合作社法人 华中农业大学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培训班学员

审核专家:王景伟 华中农业大学教育培训学院

策划组:宋雅娟 谢芸

通讯员:吴怡萍 方意哲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ad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合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版权所有©IT产业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 jokerdeyouxiang@sina.com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54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