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靶点到药物:生物医学工程如何通过多模态技术攻克疾病?
全球约1.9亿女性正饱受子宫内膜异位症困扰,其中约70%长期忍受痛经与盆腔疼痛,30%-50%面临不孕难题。近日,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肖瑞平在2025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上接受光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中发现全新靶点,并基于该靶点开发的单克隆抗体展现出显著临床治疗潜力。
“我这一辈子的梦想是想做一款创新药。”这是还在上学时肖瑞平院长的科研初心。在此次研究中,团队发现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靶点,通过阻断泌乳素受体来干预疾病进程,并成功研发出一款单克隆抗体药物。实验结果显示,该单克隆抗体在机制上能够有效阻断多个下游信号传导通路,不仅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阻断炎症通路和疼痛通路,对痛经、非经期盆腔疼痛展现出良好的疗效,还能阻断纤维化,从而改善生殖功能,优化怀孕及着床环境,相比传统药物,这款抗体药更具长效性和标本兼治的优势。?
早年,肖瑞平团队就与拜耳公司展开合作,共同开发这款单克隆抗体。从机制研究到药物开发,团队深入探索抗体对疾病的干预路径,其成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肖瑞平院长介绍道,生物医学工程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领域,涵盖细胞疗法、基因疗法等生物技术,以及RNA疫苗、RNA药物、mRNA药物等新模态,而新靶点的发现往往源于对临床真实病理问题的探索。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中,团队正是从疾病的病理机制出发,明确发病根源,进而找到诊疗突破口。除了单克隆抗体,还可以通过 PROTAC技术、小分子药物等方法阻断相关通路,为后续药物研发提供更多可能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点精选
- 新修订《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公布2025-07-01 13:24
- 生娃后宠物反应上热搜,我国现存宠物相关企业超490.3万家2025-07-01 11:51
- 体育文化创新展活力,全国现存体育相关企业超41.4万家2025-07-01 11:50
- 海南大学观澜湖校区三期项目加快建设2025-07-01 10:39
- 首届魔搭开发者大会举办已建成中国最大AI开源社区2025-07-01 10:29
- 响应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蚂蚁数科在港开放四大核心技术2025-07-01 07:45
- 中国科学院240项重大科技成果入桂转化25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签约金额882025-07-01 06:29
- 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西藏农牧大学2025-07-01 05:25
- 蚂蚁集团可持续发展报告:2024年度公益捐赠8.9亿元,持续推动绿色、女2025-07-01 01:59
- 留法博士为何回国“养菌”?中国首个微生物专业诞生记2025-06-30 19: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