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季丨农学专业“种草”指南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
而守护这粒种子、让土地焕发更大活力的
正是常被“误解”的农学专业

农学≠种地?它藏着多少交叉智慧?
提到农学
不少人会联想到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场景
但如今的农学
早已突破了这种刻板印象
西南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宋佳明表示
现代农业是一个典型的交叉领域
需要融合信息学、工程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
这些交叉融合的智慧
正是现代农业的核心竞争力
报考农学,该做些什么准备?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袁珅建议
——大胆尝试
无论是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还是专业细节
报考前不妨主动联系学校老师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慧慧表示
即便暂时没想清楚未来的具体路径
也可以先迈出第一步
“坚持下去,路会越走越清晰”
学农“卷”吗?
说到科研领域,“卷”似乎成了高频词
农学也不例外
学生可能面临实验周期长
实验失败风险等压力
毕业时还需兼顾大、小论文的压力
但这些压力并非无解
导师会把控课题方向
让学生心里有底
课题组会设置“保底课题”
平衡探索性研究与成果产出
定期的组会交流更能形成互助向上的氛围
让学生在团队中获得支持
学农之后,未来能走向何方?
三位专家表示
本科生的选择不拘泥于农业领域
可在多个行业灵活发展
若深耕至硕士、博士阶段
科研成果会成为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农业大有可为,农村天地广阔”
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
处处都有学农人的用武之地
“欢迎有志青年加入共筑农业强国”
这不仅是一句号召
更是对农学价值的最好注解
现代农业的舞台早已搭起
交叉学科的智慧正在这里碰撞
等待着敢于探索、愿意坚持的年轻人
用知识为种子赋能,用热情让土地生金
出品
科普中国大国粮策
策划
宋雅娟
武玥彤 谢芸 林佳欣
主持
林佳欣
文案
武玥彤 谢芸 张梓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点精选
- 宇树科技入选《时代周刊》2025年"全球100大最具影响力企业"2025-07-04 17:24
-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防弹防爆复合材料最新进展与应用技术专题论坛在京召2025-07-04 16:28
- 健信超导IPO背后:低附加值、研发投入低于同行的隐忧2025-07-04 15:41
- 易联众联合打造的解决方案入围国家信创典型应用案例2025-07-04 14:25
- 听音乐养生,功效几何?健康驿站2025-07-04 12:44
- 天眼新知 暑燃盛夏:2025暑假假期消费图谱的升级与重构2025-07-04 11:28
- 上交所举办科创板改革“1+6”政策宣介会2025-07-04 11:12
- 中华田园犬禁养引争议,文化认同与管理逻辑出现冲突2025-07-04 10:43
- 适老化列车伴老人“慢游”,国内现存银发经济相关企业超36.7万家2025-07-04 10:42
- 暑期学车当心驾考陷阱,全国现存驾培相关企业近10万家2025-07-04 1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