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分子育种领域获重要突破
?记者李洁、张哲浩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该液相芯片是团队继2021年1月成功开发首款中国黄牛高密度SNP固相芯片并打破肉牛育种芯片国际垄断后,在牛分子育种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昝林森团队运用生物信息学,对以秦川牛为代表的分布于我国西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东北等6个地理区系的地方黄牛品种特异性位点进行精准筛选,并整合多年来在生长、肉质、繁殖及抗病等性状相关功能位点的研究成果,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该芯片具有检测成本低、选择准确性高等特点,实现中国黄牛快速、精准、高效选育,为地方黄牛品种保护、定向选育和高效利用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也为我国肉牛种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该芯片以中国五大良种黄牛为主,涵盖中国6个地理区系38个黄牛品种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同时包含关键性状相关功能位点18500个,为精准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在38个中国黄牛品种近30TB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分析基础上,芯片为上述黄牛品种量身定制了专属的鉴定位点,能够精准识别其独特的基因标识,为中国黄牛种鉴定与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利用该芯片分别对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和延边牛四个品种共计28个个体进行了SNP位点检测,对存在地理差异的10个品种共47个个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位点选择合适、芯片设计合理,分型结果表现优异,能够满足大量样本的检测需求。
多年来,聚焦中国黄牛代表性品种——秦川牛,昝林森团队创立了四级保种选育扩繁模式,采用“表型+基因型”选种方法,大幅提升了秦川牛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加速了良种定向选育扩繁,培育秦川牛肉用新品系1个,并构建了全产业链开发技术标准体系,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和节本增效。2023年,秦川牛成为全国十大优异畜禽遗传资源中唯一入选的牛品种。
《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点精选
- 容声冰箱启动中卫“寻鲜之旅”公益助农守护特色农产品新鲜2025-07-21 12:48
- 院士科普超导研究为何让科学家们“追”了一百年?2025-07-21 11:41
- 郑硕怀任职沃尔玛旗下两家公司2025-07-21 11:39
- 《繁星》殡葬题材引“首部”之争,全国半年新增超2.4万家殡葬相关企业2025-07-21 11:20
- 天眼新知 一束追光,照亮千亿级产业链:演唱会经济的全景洞察2025-07-21 11:19
- “吃播”丑态惹争议被叫停,全国半年新增直播电商企业超5.5万家2025-07-21 11:17
- 检修高铁,咱有“绝活儿”!2025-07-21 10:33
- 钢铁动脉铸就“中国名片”——聚焦我国高速铁路创新发展2025-07-21 09:40
- 花1780元考陪诊师证却无单可接,学员质疑:订单都去哪儿了?2025-07-21 09:24
- 科学家构建首个水稻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2025-07-21 08: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