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光子器件中实现光信号跨结构“穿梭”
《自然·材料》杂志31日在线发表了一项纳米光子器件互联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利用类似船只航行时产生的“尾流”效应,成功解决纳米光子器件光信号跨结构传输难题,为未来实现光子信号的远程连接、精确引导和方向控制开辟了新路径,有望显著提升光计算与信息处理的能力。
在纳米光子学领域,如何让光信号高效地穿梭于不同结构之间,是提升纳米光子器件集成度的关键挑战。极化激元是一种特殊的表面光波,由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它能将光压缩在纳米尺度内,实现强大的光场增强。凭借其超强的光约束能力、低能量损耗和显著的方向性,极化激元在纳米光子器件集成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极化激元产生的光场会快速衰减,难以跨越不同结构进行传输,这成为制约其在实际光子器件中应用的关键瓶颈。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从一种擅长向周围空间辐射能量的漏波现象中获得灵感,巧妙地将极化激元的强聚焦能力和漏波的定向传播特性相结合,在特殊层状材料中创造出类似“船尾波”的新型光波模式。“这种‘光尾流’成功解决了光波难以在不同材料结构间传输的难题。实验中,高速光波从特定结构‘泄漏'出来,像船推开水面一样形成方向可控的尾迹。极化激元正是沿着这样的尾迹“泄漏到周围材料中,实现跨结构传输的。”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研究员胡海形象地说。
“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过旋转材料层,可以调制‘光尾流'的方向、形状和传播速度。”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戴庆表示,这项工作巧妙融合了纳米光约束与远场传输能力,不仅从原理上破解了纳米尺度下极化激元跨结构传输的科学难题,更将其推向可控、集成的实用器件层面,对推动光计算、高速信息处理等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点精选
-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正式发布2025-07-31 12:33
- 连续两个周末,淘宝闪购日订单超9000万2025-07-31 12:18
- 谁是期货行业的引领者?“2025中国期货业君鼎奖评选”投票正式开启2025-07-31 11:56
- 世界肝炎日|轻松健康与英皇娱乐连续五年联手推动“轻松爱肝”项目2025-07-31 11:35
- “新天工开物——科技成就发布会”航空科技专场在京举行2025-07-31 11:19
- 苏宁易购818燃购生活节百大品牌、千款爆品热力加码2025-07-31 10:40
- 近来开锁暴利乱象频出,全国现存家政相关企业超302.3万家2025-07-31 10:40
- 锂价异动,锂电池相关超2.9万企业何去何从?2025-07-31 10:40
- “我和中国的故事”征文颁奖仪式在兰州举行韩国留学生分享世代中国情2025-07-31 10:01
- 清凉消费火热“出圈”苏宁易购海尔空调翻倍增长2025-07-31 09: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