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率检测产业链正在形成智能工具被滥用引人关注
如今,不少科研机构、高校、学术期刊都会使用AI工具检测论文是否为AI所写,但这类AI工具也会出现误判,为避免自己写的论文被质疑,不少人尤其是大学生会付费使用AI检测工具来检查论文的“AI生成率”。若检测出的AI率偏高,他们还会借助相应的AI工具降低AI率。在“查AI率—降AI率—再查AI率”的反复过程中,一条关于AI率检测的产业链正在形成。与此同时,人们不禁怀疑:AI所标注的AI率数值真的能作为衡量学术原创性的标尺吗?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AI也有错误率
8月21日,某高校数学系学生小张无奈地对记者说:“我暑假写论文时陷入了AI怪圈,明明是自己一字一句写的论文,花30元用查AI率的软件检测后,结果显示AI率高达46%,不少同学都和我有过同样的遭遇。虽然这个比率在我看来并不靠谱,但我不得不修改论文,因为将论文交给学校后,老师也会用软件查AI率。在改了好几遍AI率仍未下降的情况下,我又花了100元使用AI工具帮我降低AI率。然而,经AI修改后的论文语句不通顺,连原有观点都被颠覆了,此时的AI率倒是降低了。”
记者在社交平台上发现,许多人都在吐槽用AI查AI率的问题。“我自己写的内容被标红了,判定为AI撰写,可经AI润色后的内容就不再被标红了。”“知网测出的AI率是11%,维普测出的是23%,学校给出的结果却是34%,到底该信谁?”
为了降低AI率,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不少关于使用降低AI率软件的经验分享。有网友详细介绍了不同降AI率软件的特点以及擅长修改的内容。在这些经验中,也有很多人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如有人提到论文内容被软件无端删减,有人发现论文中引用了没有出处的数据,还有人直接调侃“我的论文被降AI工具改成了‘火星文’”。
据记者了解,AI技术是有局限性的。同天,某查AI率软件的开发人员对记者说:“AI检测做不到完全精准判定,是有误判率的,不同软件的误判率也不同。另外,若文本经过人工深度修改或混合了人类与AI的创作内容时,检测准确率会下降。”
AI检测形成产业链
记者注意到,降AI率服务正悄然兴起,不少帖子宣称能通过专属算法将论文的“AI率”从90%降至10%以下。记者在各电商平台上搜索“降AI率”后发现,平台都会显示没有查询结果,但以“AI率”为关键词搜索时,会显示大量检测AI率的软件。一些销售检测软件的商家也会为买家提供降低AI率的服务,也有的商家以售卖AI软件的名义销售降AI率的服务。这一服务被赋予了一个新的职业名称“降手”。
在电商平台上,这些“降手”会以销售软件为幌子来掩饰自己的真实业务,但在社交平台和二手销售平台上会毫不避讳地打出“降低AI率”的招牌,价格通常为“1000字10元”,“量大面议”。
此外,一些查重和AI检测软件也纷纷推出降AI率套餐,用户付费检测后还可以付费降AI率,主打一条龙服务。记者看到有软件标注的宣传语为“专注从细节提升论文降低AI率,适配3千字到20万字、50万字等各篇幅论文”“弱化AI论文生成痕迹,将论文AI痕迹降低至8%以下”。
8月22日,记者通过与“降手”沟通得知,其降低论文AI率的方式大多是通过调整句式、词语等,比如避免使用高级词汇,尽可能选用口语化表达;多加入带有情感色彩的语句,且表达须包含细节;句子的表达逻辑不能过于平滑,语言也不宜太过工整……
合理使用才是正途
查AI代写是有必要的,但在AI快速发展的今天要给出合理使用和AI误判的空间。小张向记者坦言,确实有部分大学生完全依赖AI来完成报告和论文,这种做法显然不可取,但完全不使用AI工具也不现实,应当允许大家合理合规地运用AI工具。
在采访中有人工智能专家提出了几点疑惑:查AI率、降AI率的软件如何保证其算法的合理性,检测AI率时又是否为后续降低AI率埋下了伏笔?用AI降低AI率就不算AI撰写的了吗?
目前,已有研究团队正在推进学术写作轨迹追踪系统建设,该系统通过记录论文从提纲、初稿到终稿的修改过程,结合文献查阅记录、实验数据支撑,构建更立体的原创性评估体系。
复旦大学等多所高校纷纷出台AI工具使用规范,明确允许和禁止的范围。例如天津科技大学去年发布了《关于2024年本科生毕业设计查重和AIGC检测的通知》,要求对所有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智能生成内容检测,智能生成内容比例原则上不超过40%。
在采访中有AI开发者表示,从高校明确AI使用边界,到研究团队探索更科学的原创性评估体系,这些努力都在指向同一个方向:让AI回归工具的本质,成为辅助人类思考、激发创新灵感的伙伴,而非投机取巧的捷径。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点精选
- 中国中车近11年最亮眼半年报:营收净利创历史新高,新签订单1460亿2025-08-24 14:15
- “一张网”加速织就行业热议算力资源提质增效2025-08-24 12:43
- 翻遍全网不如问问小艺:轻松get父亲节送礼推荐2025-08-24 12:14
- 血液通道生命桥梁——人造血管研发技术2025-08-24 11:47
- 2025中国算力大会两场主论坛上专家学者共商发展之策2025-08-24 11:24
- 首届全国大学生科学仪器创新大赛正式启动发掘和培养具有创新潜力青年人才2025-08-24 11:19
- 创业失败:被忽视的创业教育关键一课2025-08-24 10:44
- 今年618,成千上万消费者选择用京东“AI外呼”寄去祝福2025-08-24 10:29
- 荣昌生物:以患者为中心,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守护体系2025-08-24 09:57
- 打破信息壁垒,让健康话题“活”在生活里2025-08-24 0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