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团队揭示热木星大气晨昏不对称性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对理解行星形成、演化和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记者12日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由该台领衔的研究团队利用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数据,采用创新的二维大气反演模型,揭示了热木星WASP-39 b大气层晨昏不对称的现象,并首次引入基于浅水模拟的动力学约束来提供物理上合理的晨昏温度差异。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天文学杂志》上。
“受大气环流影响,系外行星晨昏两侧大气可能在温度、成分和气溶胶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探测分析不同类型行星的大气成分和结构,可追溯行星系统的形成历史与行星迁移路径,并评估其潜在的生命宜居环境。”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介绍。
WASP-39 b是一颗温热的土星质量行星,它围绕着一颗距离地球约700光年的G型恒星运行,轨道周期约为4天,平衡温度约为900℃,其大气层膨胀且相对通透,是研究系外行星大气成分的理想目标。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对该行星进行详细观测时,在其大气中探测到水、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多种分子。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博士研究生陈紫欣介绍,基于该行星的系统特性,科研团队构建了4种二维透射光谱模型并与传统一维方法进行对比。其中,两种模型创新性地融入了基于浅水模拟的动力学约束,为晨昏温度差异提供了物理上合理的约束条件,并最终确认了这颗热木星存在显著的晨昏大气不对称现象,即晨间区域温度较低、多云且雾霾散射较为强,而傍晚区域温度更高且相对晴朗。
“研究团队首次将动力学约束引入系外行星大气晨昏不对称的研究中,为理解系外行星大气环流和成分与气溶胶分布提供了全新视角。”季江徽表示,这一研究方法为今后对更多热木星样本的研究提供了新途径,有助于深入了解这类行星的大气晨昏不对称现象。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点精选
- 国家发改委表示发展“人工智能+”坚持因地制宜 我国近1年成立相关企业超64万家2025-08-31 09:30
- 谁才是真“首台”?东软、联影光子计数CT同日官宣,注册证号成关键2025-08-31 09:08
- 华勤技术603296.SH新增一起对外投资,被投资公司为合肥晶合集成电路2025-08-31 08:31
- 万亿氢能赛道全球化布局,海德利森以“中国方案”破浪出海!2025-08-31 08:15
- 中昊芯英亮相CCFHPCChina2025:入选“WEC2025算力产业2025-08-31 07:51
- 资助货运从业人员子女求学,88名学子获得货拉拉“前橙计划”奖学金2025-08-31 06:54
- 2天爆卖2亿!京东旅行再次开售海航“随心飞”,飞趟新疆就回本2025-08-31 06:05
- 爱诗科技发布新一代视频生成大模型PixVerseV52025-08-31 05:19
- 人工智能+方案落地,工业供应链、情感消费、陪伴经济走向AI时代2025-08-31 02:50
- 8米通道刷脸通关,十五运会将应用“无感通行”新技术2025-08-31 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