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餐表明蜥脚类恐龙“不挑食”
作为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最具生态影响力的陆地植食动物之一,蜥脚类恐龙的“食谱”是什么?科学家通过分析蜥脚类恐龙体内保存完好的胃内容物,证实了它们“不挑食”,并且几乎完全依赖肠道微生物进行消化。6月9日,相关研究发表于《当代生物学》。
“此前从未发现真正的蜥脚类恐龙胃内容物,即结肠石。这一新发现证实了基于解剖学研究、与现代动物的比较研究提出的多个关于蜥脚类恐龙饮食的假设。”论文作者之一、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Stephen Poropat说。
2017年夏天,研究人员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发掘出一具相对完整、可追溯到白垩纪中期的亚成年戴曼蒂纳龙骨骼,并注意到一个异常且破碎的断裂岩层,似乎包含了蜥脚类恐龙的结肠石,以及许多保存完好的植物化石。
对结肠石内植物样本的分析表明,蜥脚类恐龙可能仅对食物进行了最低水平的口腔处理,然后便是依赖发酵和肠道微生物群进行消化。
结肠石由多种植物组成,包括针叶树的树叶、种子,蕨类果实以及被子植物的叶子,表明戴曼蒂纳龙是不挑食的“大规模进食者”。“这意味着至少有一些蜥脚类恐龙不是选择性进食,而是吃任何能够接触到并安全消化的植物。”Poropat解释说。
令人惊讶的是,研究人员在恐龙“食谱”中发现了被子植物。“在这只蜥脚类恐龙生存的约1亿至9500万年前,澳大利亚的被子植物多样性已与针叶树相近。这表明蜥脚类恐龙在化石记录首次出现被子植物后的4000万年内,已成功适应了食用它们。”Poropat说。
研究团队基于这些发现推测,戴曼蒂纳龙很可能在成年之前既吃低矮植物也吃高大植物。幼小的蜥脚类恐龙只能接触地面附近的植物,但随着长大,它们的饮食选择也相应增加。此外,结肠石中小芽、苞片和种子荚普遍存在,暗示了亚成年戴曼蒂纳龙会瞄准针叶树和蕨类的新生部分,后者更容易消化。
“不挑食”的大规模进食策略似乎让蜥脚类恐龙在1.3亿年间生存良好,并促使其种群延续。但Poropat指出,这项研究无法确认这些保存在蜥脚类恐龙体内的植物是否代表了典型饮食,对于季节变化对蜥脚类恐龙的饮食影响等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点精选
- 微信安卓版8.0.63内测更新:全面支持LivePhoto实况照片功能2025-09-02 15:47
- 读懂城市的温度与诗意,知乎城市创作大赛获奖作品揭晓2025-09-02 14:50
- 淘宝闪购业绩亮眼,华尔街投行上调阿里目标价,最高至198美元2025-09-02 13:26
- 深圳龙华「地下管道」机器人冲击IPO!2025-09-02 12:27
- “新天工开物”:稀土永磁驯“铈”记2025-09-02 12:05
- 我国5G基站总数已近460万个6G等技术研发处于全球第一阵营2025-09-02 10:35
- 新职业:无人机群飞行“智囊团”,全国现存无人机相关企业超3.6万家2025-09-02 10:33
- 预制菜“占领”香港美食节,全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超7.4万家2025-09-02 10:33
- 93纪念日引红色研学热潮,全国现存研学相关企业超2.6万家2025-09-02 10:32
- 恺英网络半年报:产品矩阵扩张,多元布局与全球化进程加速2025-09-02 08: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