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潮汐升降!我国首座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
7月2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这是我国首个实现工业运行的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与前期投用的桩基式水面光伏联动,成为目前中国石化规模最大的水面光伏电站,整体项目年发绿电1670万千瓦时,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4万吨,相当于多植树75万株,对漂浮式光伏在沿海、浅海地区全海水环境的推广具有重要示范效应。
??该漂浮式光伏电站所在水域与海域联通,利用海水表面空间发电。项目位于青岛炼化氢能“产研加”示范园内,具有零排放、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占地面积约60000平方米,装机容量7.5兆瓦。项目创新采用漂浮式光伏结构,通过光伏板随潮汐同步升降设计,缩短板体与水面距离,仅为传统桩基式结构的约1/10,最大限度借助海水散热,通过冷却效应提高发电效率5%-8%。
??在全海水环境下,光伏系统面临海水腐蚀、生物附着、潮汐波动等问题,为解决应用难题,研发团队联合国内领先的材料研发和浮体生产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形成三大创新:开发出抗盐雾腐蚀、抗藤壶附着的特制浮体与支架;研发出可抵御13级大风、适应3.5米潮汐落差的水下锚固系统,较传统的桩基式光伏降低投资约10%;光伏板与线缆贴近水面巡检通道,较传统桩基式光伏运维时的安全性显著提高、成本显著降低。这些技术创新将为沿海、浅海地区光伏开发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推动新能源项目成本下降。
??该项目将助力实现氢能与光伏高质量耦合发展。此前,青岛炼化已建成全国首座“碳中和”加氢站与全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项目。水面光伏项目的全面建成投用,打通了青岛炼化新能源产业链最关键的一环,形成“光伏制绿电、绿电制绿氢”的新能源产业格局,有助于氢能与光伏高质量耦合发展,为绿氢炼化、绿氢交通产业奠定了资源基础。下一步,青岛炼化将借助新能源产业优势,再拓展建设23兆瓦漂浮式光伏项目,强化新能源供给能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点精选
- “明厨亮灶”助力外卖安全,全国现存外卖相关企业超350.4万家2025-07-02 10:53
- 北京中小学将普及AI教育,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去年达到近年来顶峰2025-07-02 10:53
- 暑运期间太铁增开67列旅客列车2025-07-02 10:34
-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变革的实践者——张野的创新之路2025-07-02 09:33
- IPO受理现小高峰未盈利企业加速拥抱资本市场2025-07-02 08:47
- 尚普咨询—自媒体消费者调研:小额消费占比53.7%主导用户行为模式2025-07-02 08:23
- 学而思亮相2025上海校外教育展示会,探索AI赋能下的素养课程路径2025-07-02 06:58
- 中国科技馆沉浸式舞台剧《文明的烛火》新疆巡演启幕2025-07-02 05:43
- 跨界破局!AXENT恩仕携手华为鸿蒙,解锁浴室智慧新生态2025-07-02 02:39
- 海艺AI重磅回归打造全球顶级AIGC娱乐化创作社区2025-07-02 00: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