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首现白垩纪哺乳形类足迹两位最初发现人均是热爱化石研究的学生
获悉,该校副教授邢立达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记录了首个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这是中国南方首次发现白垩纪哺乳形类足迹。该发现不仅丰富了华南地区白垩纪古脊椎动物的多样性,还为研究中国南方古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及古生态环境提供了宝贵资料。

怀集早白垩世哺乳形类足迹。 米佳霖摄
2021年7月,在肇庆怀集县郊外,当时还是中学生的化石爱好者倪子杰偶然发现了一批恐龙足迹。随后,邢立达课题组前往足迹点考察,记录下一批兽脚类恐龙脚印,并将其归于副强壮足迹—实雷龙—跷脚龙足迹类组合。此前,类似的组合在四川、安徽两省的白垩纪沉积中也有发现。
事隔约三年,在韩国留学的大学三年级学生米佳霖按照2021年的论文记录,前往怀集探索。这位从小学阶段就展现出热爱古生物、具备不俗化石寻找能力的年轻人,很快就在原化石点附近发现了更多新暴露出来的足迹——包括一个哺乳形类足迹和一批兽脚类足迹,以及一些可能的四足动物足迹。
“米佳霖此次发现的哺乳形类足迹保存非常精美。”邢立达介绍,该足迹呈横向椭圆形,宽度仅2-5厘米,具有四趾,趾短而宽,趾垫圆润,末端钝圆,其形态与巴西的切利足迹相似。不同的是,相当多的切利足迹科足迹形成于风成环境,而此次发现的怀集足迹形成于湖泊或河流沉积物中,这一差异表明,哺乳形类动物具有更广泛的生态适应性。
据介绍,在同一区域发现的兽脚类恐龙足迹为三趾型,具有明显的爪痕,长度为9.5厘米,根据形态特征,该足迹被暂时归类为跷脚龙足迹形态型。而另外两枚四足类足迹长度约45厘米,标本显示出四足动物的行迹模式,可能是来自蜥脚类恐龙。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点精选
- 东软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25-08-25 01:42
- 中国中车近11年最亮眼半年报:营收净利创历史新高,新签订单1460亿2025-08-24 14:15
- “一张网”加速织就行业热议算力资源提质增效2025-08-24 12:43
- 翻遍全网不如问问小艺:轻松get父亲节送礼推荐2025-08-24 12:14
- 血液通道生命桥梁——人造血管研发技术2025-08-24 11:47
- 2025中国算力大会两场主论坛上专家学者共商发展之策2025-08-24 11:24
- 首届全国大学生科学仪器创新大赛正式启动发掘和培养具有创新潜力青年人才2025-08-24 11:19
- 创业失败:被忽视的创业教育关键一课2025-08-24 10:44
- 今年618,成千上万消费者选择用京东“AI外呼”寄去祝福2025-08-24 10:29
- 荣昌生物:以患者为中心,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守护体系2025-08-24 09:57
